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四季如春”,从这些古老的谚语中可以看出来春天在一年四季中的地位和人们对它的钟爱。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脱掉灰暗的外衣,换上了秀美的新装。人体随着大自然的春阳之气,新陈代谢明显加快,营养消耗相应增加,冬日的贮藏在此时也给予明显的补充。不过,春季也是多病期,很多疾病好发于春季。再加上人们珍惜大好春光,争分夺秒地学习、工作,所以春季的营养供给就显得十分重要。
中医指出:“人与天地相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应与四季气候的变化相适应。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的功能活动,无不受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顺,冬应肾而养藏。”这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保持协调平衡。这与现代科学所指出的“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的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一致的。人类需要摄取食物和水,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以延续生命。这就明确告诉人们,人体的养生保健必须顺应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在适时调养好自己的身体,做到起居有常、适度锻炼的同时,还要讲究饮食科学和饮水科学。
事实上,人与大自然是相应的,是一个整体。肝在五行属木,木在春天萌发枝叶,所以,春季是护肝的最佳季节。
在春季养生上,我们应该注意三个不同“时节”的调节:
1.早春食补可以养肝兼顾脾和胃。由于阴寒渐退,阳气开始升发,乍暖乍寒,极易缺水,所以此时应多喝水,以补充体液,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排除废物,能够减少代谢物和毒物对肝脏的损害。根据“春夏养阳”的理论,此时可以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芥末,不仅能祛湿散寒,助春阳升发,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其次要少量饮酒,初春时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和肝脏阳气升发,但不能过量,因为滥饮会使人昏昏欲睡,干扰了正常的睡眠;酒精也是一种利尿剂,会引起脱水而影响体力。此外,要注意饮食平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尽量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梨、苹果、香蕉等。
2.仲春时,则可以适当进食大枣、蜂蜜之类食物,以滋补脾胃,但最好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这时正值各种富含营养和养生作用的野菜繁荣茂盛之时,如荠菜、蕨菜、竹笋、马齿苋、鱼腥草、香椿等,应不失时机地择食。
3.暮春时,因气温日渐升高,此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
饮水是饮食养生很重要的内容。实际上,饮食养生也是在讲究“平衡”,即主食与副食的平衡;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的平衡;荤菜与素菜的平衡;饥饿与饮食的平衡;粗粮与细粮的平衡;干与稀的平衡;水分的摄人与排出的平衡等等。所以,应根据四季不同的气候变化,结合养生,根据个人体质的需求适时补水。
春季,往往会因为郁积的内热病邪,而引起中老年人上“火”,这种“火”有肺火、胃火、肝火和心火之分,其中最容易患的则是心火旺盛.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甚至糜烂,小便黄赤,灼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因此,春天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去火,及时清除体内的热邪,使身体处于良好状态,同时也为健康度过炎热的夏天作好准备。清除心火,首先要做到每天喝足水.清晨起床后喝500毫升,早上到午餐前喝800毫升,睡前一小时喝300毫升,晚间起夜再喝300毫升。喝足水能促使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使内热从出汗、尿液等途径排出。排尿畅通不仅能去除心火,而且有助于肾脏的正常代谢功能,使废物及时排出体外。其次,要睡好子午觉,每天保证在子时(23点。1点)以前睡觉,午时(11点~13点)睡觉1小时。
中老年人还应做到饮食结构的合理调配:
其一,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因为春季,尤其是早春时节天气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要养成在一天较早的时候摄取大部分热量的习惯,理想的安排是:早餐摄人热量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
其二,保持饮食的清淡。春季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因为油腻的菜肴会使人饭后体温、血糖、情绪发生变化,产生疲软现象。在做菜时可适当加入一些调味品,以刺激味觉神经,增加食欲。
其三,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含钾食物。气候的变化会使人在春季感到疲乏,即所谓的“春困”。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是脑内产生警觉的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因此我们可以多摄入鱼、鸡、瘦肉、低脂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此外,蛋白质中的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能力的功能。钾能维持细胞水分,增强机体活力,所以我们还应适当多摄入水果、豆类及海带、紫菜、干贝、瓜子等富含钾的食物。
其四,要保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春天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应多摄取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和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并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蔬菜和水果。此外,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可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富含维生素E,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此外,春天阳光明媚,万物生机盎然,给人们运动提供了最好的环境和最佳的心情,是人们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节,科学、适度的户外活动,如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爬山等,不仅能够使人体各组织器官适应春天的生发之气,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实,也可以为一年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刚刚进入春季,受气温和人体自身因素的影响,激烈的运动方式并不是首选。
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确实能够取得很好的锻炼效果。但是,在初春微凉的气温条件下,身体出汗时毛孔就会张大,如果没有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很容易受凉感冒,或诱发呼吸道疾病。所以,户外运动要把握好“度”,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但要注意防寒保暖;多饮水保持机体水分;循序渐进,因人制宜,尤其是初次或很久没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更应该控制运动量,多进行舒缓的运动,避免大量出汗。在锻炼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肌肉和韧带得到放松,防止由于运动量突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韧带损伤。
由于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死等病的发生。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过渡季节.尤其是冬春之交的初春。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于阳气升发。《黄帝内经》中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荫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